- · 我校召开教师赴科右前旗扶贫支教座谈会[11/26]
- · 张树庭副校长出席中国—东盟电视周视听传播峰会[11/26]
- · 我校举办学生党支部建设成果展示暨学生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会[11/26]
- · 新华社赴我校开展2021年校园招聘宣讲[11/25]
- · 廖祥忠书记出席北京冬奥会大学生体育记者训练营会议[11/25]
- · 我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获批延期四年[11/24]
- · 我校学生在2020年度“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北京赛区喜获佳绩[11/23]
- · 我校举办第二届“声动金秋”朗读决赛暨颁奖典礼[11/20]
主客相融与主客相分:一项中国青年人的水墨画审美实证研究
作者: 侯凡跃 [1] 林升栋 [2] 程红 [3]
关键词: 水墨画 油画 主客相融 主客相分 审美体验
摘要:“主客相融”和“主客相分”分别是中西方文化的灵魂.从中国传统水墨画和西方传统油画的审美体验入手,对两个概念展开平行实证研究,旨在阐明不同的文化脉络与审美机制,从而提炼出易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标识性概念.从庄子“物化”及几个关联概念为理论基础和操作中介,通过四个平行实验,直观地证实水墨画中的主客相融是庄周梦蝶式的物我合一.“心斋”和“坐忘”是物化的心理机制.心斋的目的是达致“虚静”.水墨画中的留白(虚),使之比同主题油画,空间上更幽远,时间上更深长,也更易让人产生平静的感觉.坐忘的前提是达到“吾丧我”,水墨画比同主题油画,更易让人在观后陈述中减少“我”一词的使用.系列实验实证了中国青年人水墨画的审美体验,并试图让东西方读者进入两种不同的文化脉络,进而在全球的坐标中把握这两个概念的真实意涵.
上一篇: 《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话语视象的符号化叙事研究
下一篇: 艺术影院建设与首都文化形象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