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校召开教师赴科右前旗扶贫支教座谈会[11/26]
- · 张树庭副校长出席中国—东盟电视周视听传播峰会[11/26]
- · 我校举办学生党支部建设成果展示暨学生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会[11/26]
- · 新华社赴我校开展2021年校园招聘宣讲[11/25]
- · 廖祥忠书记出席北京冬奥会大学生体育记者训练营会议[11/25]
- · 我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获批延期四年[11/24]
- · 我校学生在2020年度“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北京赛区喜获佳绩[11/23]
- · 我校举办第二届“声动金秋”朗读决赛暨颁奖典礼[11/20]
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连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
作者: 曲春景 张天一
关键词: B站 传统文化 二次元 断裂性 连续性
摘要:最近两年,作为青年人视频观看聚集地的“B站”(bilibili.tv),其用户群对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剧、电视综艺、纪录片等影视作品出现了典型的“爆款”关注现象,超出了人们对“二次元”文化特点的认识.此前研究者对该群体所贴的“断裂”性标签,是在“非连续性”哲学影响下对低龄网民的一次误读,是对文化断裂性与连续性之复杂纠葛的片面理解.固然,新技术的出现造成了“网前人”和“网后人”在知识获取方式和审美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但“断裂”不是主宰该文化的唯一特征.由传统文化绵延而来的庞大话语流,既是构成主体不可或缺的文化符码,又是把各种异质性因素裹携其中不断延伸的“他者话语”,还是历年历代各类群体进行交流和思考时共享的文化资源.“B站”传统文化作品的“爆款”现象,是“差异性”表相下的文化认同,也是民族文化连续性的症候再现.以B站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是新语境下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挪移、征用和继承,同时,又是主流话语在微观权力中的自行在场.
上一篇: 艺术影院建设与首都文化形象建构
下一篇: 文化记忆、崇高仪式与游戏表意:论原创文化类节目的美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