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校召开教师赴科右前旗扶贫支教座谈会[11/26]
- · 张树庭副校长出席中国—东盟电视周视听传播峰会[11/26]
- · 我校举办学生党支部建设成果展示暨学生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会[11/26]
- · 新华社赴我校开展2021年校园招聘宣讲[11/25]
- · 廖祥忠书记出席北京冬奥会大学生体育记者训练营会议[11/25]
- · 我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获批延期四年[11/24]
- · 我校学生在2020年度“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北京赛区喜获佳绩[11/23]
- · 我校举办第二届“声动金秋”朗读决赛暨颁奖典礼[11/20]
理念更迭与全球探望:新时期我国译制艺术发展论
作者: 麻争旗 [1] 解峥 [2]
关键词: 影视翻译 译制艺术 语言转换 知识流通 文化传播
摘要:在“一带一路”语境下,影视文化走出去成为了时代的话语.语言障碍是制约传播效果的瓶颈.深入理解译制的本质属性、全面认识新时期我国译制艺术的发展不仅影响着译制政策的权重、译制模式的选择,同时影响着译制理论的建构、学科建设的规划,乃至教学理念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文化传播、知识流通和艺术创作三个维度,梳理我国译制理念的发展脉络,透析译制发生的动力机制,探讨译制传播的艺术本质,以此作为对新时期我国译制艺术发展的基本认识,为深化译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上一篇: 流动人格:传统文化艺术生产的活性与动力——基于“西游”题材影视艺术生产实践
下一篇: 数字艺术创作义务中止行为及其流行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