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校召开教师赴科右前旗扶贫支教座谈会[11/26]
- · 张树庭副校长出席中国—东盟电视周视听传播峰会[11/26]
- · 我校举办学生党支部建设成果展示暨学生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会[11/26]
- · 新华社赴我校开展2021年校园招聘宣讲[11/25]
- · 廖祥忠书记出席北京冬奥会大学生体育记者训练营会议[11/25]
- · 我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获批延期四年[11/24]
- · 我校学生在2020年度“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北京赛区喜获佳绩[11/23]
- · 我校举办第二届“声动金秋”朗读决赛暨颁奖典礼[11/20]
空间视阈下城市记忆的建构与传播
作者:邓庄
关键词: 空间; 城市记忆; 建构; 传播;
摘要:从空间视阈出发,阐述了城市记忆是在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与人们的空间实践中生成。怀旧和纪念空间是城市记忆的表征,媒介书写建构了多样化的城市记忆,民众则通过社会性、日常化的行为实践来维持与认同城市记忆。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介入,催生了新的社会实践,进一步促进了大众与城市记忆的接触与对话。城市记忆的建构与传播需要给不同的记忆内容与形式提供空间,真正建构以人为主体,以有益于人的体验和解放为价值取向的城市空间。
上一篇:粉丝社区的面子协商:一种跨文化传播视角
下一篇:列宁主义与苏区党报:中央苏区“新闻干部”对列宁报刊思想的理解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