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校召开教师赴科右前旗扶贫支教座谈会[11/26]
- · 张树庭副校长出席中国—东盟电视周视听传播峰会[11/26]
- · 我校举办学生党支部建设成果展示暨学生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会[11/26]
- · 新华社赴我校开展2021年校园招聘宣讲[11/25]
- · 廖祥忠书记出席北京冬奥会大学生体育记者训练营会议[11/25]
- · 我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获批延期四年[11/24]
- · 我校学生在2020年度“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北京赛区喜获佳绩[11/23]
- · 我校举办第二届“声动金秋”朗读决赛暨颁奖典礼[11/20]
本体·泛化·滥觞:论改革开放40年本土类型电影的嬗变
作者:徐兆寿 林恒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类型电影; 电影产业; 商业性; 艺术性;
摘要: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电影,可以说经历了从1980年代第四、第五代导演对电影本体表达的探索,到1990年代逐渐形成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的创作格局,而到21世纪后终成贺岁大片的类型电影滥觞、多元泛化的类型片发展。改革开放对中国电影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从封闭到开放,单一到多元,不断面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产业化过程。从这一路径总结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将对中国电影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上一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流行歌曲的传播语境与接受效应——以邓丽君为个案的考察
下一篇:记忆、询唤和文化认同:论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媒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