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其增长速度也是全球最快1,且这一状况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保持,因此亚洲也成为了消费商业竞争与创新的重要舞台。
若将全球消费阶层定义为日均消费至少12美元的人群,亚洲预计在2024年新增超9000万消费者,占全球新增总量的80%以上2。
随着印度和东南亚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朝着消费驱动型转型,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3。
汇丰银行亚洲及中东企业银行业务部主管Jo Miyake在主持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亚洲消费者”专题讨论时指出:“亚洲的富裕阶层在持续扩大,未来十年,亚洲消费者的购买内容与购买方式将对全球经济运行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无论是汽车还是奢侈品等消费领域,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市场4,且仍蕴藏着巨大潜力。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量约9000亿美元,相当于越南经济体量的两倍。
中国政府制定了2035年经济总量较2020年翻番的目标,这意味着需保持年均5%左右的增速。中国今年的政策重点已转向更直接地刺激消费需求。
随着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旅游、娱乐、教育等服务类消费增速已超过商品消费。
以拥有1.6万家门店、服务5亿消费者的百胜中国为例5,专题讨论提及该企业的中期目标是覆盖7亿消费者(即中国半数人口)。
东南亚11国总人口约6.7亿,其亮点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态势上,还在于其独特的人口结构,东南亚30岁以下群体占多数,而且乐于拥抱新技术的中产阶级在持续扩大。
过去十年间,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经济持快速增长。马来西亚已稳居中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东南亚有些国家,如菲律宾,呈现显著的消费驱动型经济特征。
科技公司Grab首席财务官Peter Oey指出:“东南亚市场价值常被低估,其实这里孕育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他还表示,在该地区开展业务需要针对不同市场采取精细化策略。Grab的业务覆盖800个城市,该公司根据每个城市的人口结构和消费行为特征,采用高度本土化的运营模式。
中国游客已成为国内及整个亚太地区旅游需求的支柱力量。2024年中国出入境人员达6.1亿人次6,较上年增长近44%。
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偏好正在发生变化,日本已于去年超越泰国,成为中国游客最青睐的出境游目的地7。
中国游客的旅行版图正从传统热门目的地向更具探索性的新兴市场拓展。携程旅行网2025年春节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成为长途出境游增长最快的三大长途目的地。
携程集团CEO孙洁将中国旅游市场最新趋势概括为“3E”:首先是年轻人热衷的“事件驱动型旅游”,例如为观看演唱会或F1等体育赛事专程前往目的地;其次是“新兴目的地旅游”,比如日本国家公园等小众景点,因游客追求避开人潮而日益受到青睐。第三是由退休人员推动的银发旅游。中国许多人在50多岁退休,他们身体健康、充满活力且充满好奇心,有余暇在旅游淡季出行,也因此提升了酒店淡季入住率。
展望未来,由于亚洲消费者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逆风,且该地区经济体深度融入国际供应链,这使得亚洲消费领域的企业更加需要借助AI技术来提升客户服务。
Grab以数字化出行、配送和金融服务为核心业务立足东南亚,目前正着力推动司机与商户端的AI技术应用落地。
2024年,Grab做出战略决策:暂停常规业务运营九周,集中力量推进最具影响力的AI项目研发,并同步开展全员AI技能培训。
如今,Grab正全面赋能商户与司机群体实现AI转型。针对商户端,其最新推出的智能代理AI聊天机器人扮演着“数字客户经理”的角色:不仅能自动完成菜品上新、促销活动设置等运营操作,更能提供“如何提升销售额”等商业决策建议。在司机端,Grab开发的AI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实时需求热力图引导运力调配,目前已在东南亚地区覆盖超过25万名司机。
Grab高管Oey表示:“我们帮助合作伙伴实现数字化赋能,见证了其业务增长。AI技术可帮助你释放无限可能。”
百胜中国正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业务环节:从餐品备货量预测、披萨质量检测,到每年数百万份简历的智能筛选,均已实现自动化处理。
亚洲消费者对服务安全性与时效性要求严苛。与会高管们一致认为:企业绝不能仅以低价策略立足市场,而是要通过卓越服务建立品牌认知。
以携程为例,该公司从客户服务和品牌建设两个方面来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携程的万人工程师团队持续深耕产品创新,通过持续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随着创新浪潮的持续涌动,亚洲消费者有望享受到企业为赢得青睐、建立品牌持久关系而提供的更优质服务。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中取得成功的企业,将能与亚洲这个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共同成长。
扫码了解更多活动详情
并订阅汇丰投资峰会资讯
注释:
1.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asians-now-majority-of-global-consumer-class-by-juan-caballero-and-wolfgang-fengler-2024-09#:~:text=World%20Data%20Lab%20estimates%20that,global%20consumer%20class%20is%20Asian.
2.Brookings Institute
3.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E.CON.TOTL.ZS?locations=CN
4.https://www.focus2move.com/global-auto-markets/
5.Yum China
6.China Immigration Administration
7.UN Tourism
-赞助内容-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锦鲤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daicb.cn/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