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平:巴西积极拓展中国市场,欲弥补中美贸易战造成的商品空缺 金砖国家火速驰援!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再次以“美国优先”为由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然而,这场新的贸易争端首先让美国自己尝到了苦头。特斯拉无法从中国运输零部件,波音公司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客户,甚至美国玩具公司也找不到中国供应商生产玩具,影响了美国儿童的圣诞礼物供应。
相比之下,中国的日常生活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中美贸易战开始时,金砖国家迅速支援,为中方提供了关键物资。巴西方面透露,本周将接待由中国农业农村部高层组成的代表团,讨论巴西大豆和牛肉等农产品的出口问题,帮助中国填补因美国关税造成的缺口。双方还将就农业发展规划和创新展开研究,预计这些内容将对中巴长期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2024年对华大豆出口量达到美国的3.5倍,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6%。由于美国对中国大豆加征125%的关税,巴西大豆价格优势明显。今年四月,中国从巴西采购了240万吨大豆,几乎占中国月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
在牛肉领域,巴西同样具备填补美国缺口的能力。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国,2024年对华出口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5%以上。巴西牛肉到岸价仅为380-400美元/吨,而美国牛肉因中国加征84%的关税,成本飙升至776美元/吨。因此,进口巴西牛肉对中国来说更划算。此外,巴西还在积极推动更多屠宰场获得中国认证,简化检疫流程。
在航空航天领域,巴西也能为中国提供帮助。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Jets系列在全球100—150座级市场占据六成以上的份额,与中国的C919形成错位互补。去年中巴签署了航空产品认证合作协议,推动巴西科技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暂停接收美方客机的情况下,巴西客机成为分散供应链风险的重要选项。
从巴西的角度来看,与中国加强合作也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巴西面临严重的仓储缺口,导致农户被迫低价抛售粮食。中国通过投资巴西港口,扩建桑托斯港码头和物流网络,可以大幅提升其仓储能力。此外,去年巴西南部洪灾导致粮食运输中断,中国通过加速港口建设和物流协调,帮助巴西恢复出口能力。
自2023年起,中巴贸易开始采用本币结算方式,去年这一比例达到了10%左右。随着中巴贸易总量的增加,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减少交易成本并削弱美元霸权对巴西经济的制约,提升该国金融自主性。这种合作不仅重塑了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也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去美元化”和南南合作提供了范本。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锦鲤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daicb.cn/4130.html